共计15条搜索结果
不求闻达斋偶记
蒙疆新报 1941-07-30
【余南巡爪哇岛】发,茫茫天海,渺渺余落,忽接太炎居士素书,无其近作欲夜一章,知居士深于忧患矣。诗曰:中原疏无像被装入委表,忍诟既三岁,乘高从之移,秋风起初夕,大火忽流西,登朴整旧乡,天柱亦已颓!亵织徒为尔、垂翼思于飞,讲言经澳乐?四海无安详!安得磐石桂君,翌日海深池、莫木无以黄,桂将非天帝醉、金版资东缇,夏氏先何罪?种类将无证!昔人略问...
蒙疆新报 1941-07-31
才成就了他,成为中国文人中之奇士,令人不忍将他忘却,这种地位之获得,与其说因了他的作品,不如说因了他的身世更真确一点的吧。他幼年时出了家、落于广州雷寺,寺中长老慧龙和尚教以读书,遂然通梵文汉文以及西文,给他文学上造成了很好的基础,慧龙待他亲厚,所以燕子会笔记上说:「余年十七住虎山法云寺小桃三楹,朝云推,幕雨捲深有泉、有茶、有符、有竿、师...
蒙疆新报 1941-08-01
清末民初的上海的南社,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团体了。南社的人物,晏殊之外,有柳亚子,刘三,华楚,陈独秀等,后来都成了有名的人物。华楚原名为华小凤,专好作宋体诗,就中以刘三诗才最高。无子记说:刘三工诗善饮,余文姬寄之「刘三工诗善饮、馀盛文姬图寄之,病蝉为余汇飞卿句云,红淚交姬洛水春、白头苏武乐山书刘三以六书三章见答曰:,白头天山苏武、红淚...
蒙疆新报 1941-08-02
亚子足下:曼离格语言文字久,昨夕萝罗,见乐上蒋虹字腿嘉兴大头茶,嘉泥月饼,黄墟糟蛋各事,喜不自胜,比醒又万精悲京,增増归思,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扶瑟请题诗,遥知亚子此时乐也!如识月病不为累,常检无尾乌农典去,北旋汉士,与南社诸子,痛饮十日,然后向千山万水之外,德风望月,亦足以稍慰激零,亚子其亦有世外之思否耶?不悲曼殊顶礼。叉答术公书云:
蒙疆新报 1941-08-03
昔人诸万武侯云:武兴城郭山青,肃肃丹青古殿,三代存鱼水契,千年卧龙吟,世家瞻尚成忠孝,祖德高光式临,礼业可兴身未死,中原人识老臣心!
蒙疆新报 1941-08-05
清初,江苏巡抚宋学为唐伯虎修慕,文懿公题词云:在昔唐街常恸哭,祇今宋玉与招魂。眼前语信手拈来,又切两人之姓真绝对也
不求闻达斋词稿
浣溪沙 芍叶杆习玉花,浪迹人间处处家,判把相思寄天涯。一夜东风兼细雨,半阶红阵落参差,欲驻春光顾又余!
蒙疆新报 1941-09-15
近世王静安先生國雜研究嗣曲、為澜内名家他的人聞颜話一窖,凯專主自然意境、他所料的例子、有元曲中下面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近输輕描淡寫的文字固是十二分自然、没有絲毫做
蒙疆新报 1941-09-30
唐伯虎名寅宇子畏,苏州人,明代大家,与仇十洲沈石田等齐名,所谓文沈唐仇是也。伯虎少负逸才,工诗文,精干墨,一时有神童之目。
蒙疆新报 1941-09-29
情之一字,误人最甚。然人非木石,孰能无情?故历来打破此关着,百不得一,以致芸芸众生,茫茫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