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安良,必定先除暴,暴不除则良不得安。如何除暴安良呢?第一当昭识暴ン所以为暴!认清了暴,然后搀能进一步去除暴。换一句话说:不认清楚了暴,便不知道那不暴的良!良暴不分,又如何能除能安呢?不过在良的风气中,暴者很容易辨识出来;而在暴的风气之中,暴却不大容易分别 果然弄得良暴不分,甚至以良为暴,以暴为良。什麽是非皂白,都扰绕纠经,看不明白了!
既然看不明白,那麽所除所安的当然也跟不明白。在最可痛心的情况之下,所除者良,而所安者暴。为着安暴,不免除良;除了良也可安暴。这里,很可注意的,便是风气问,所谓风气,我们若以多数少数为例的话·多数的暴定然消除少数的良;而少数的暴,亦必不容于多数的良,照这样说法,「除良安暴,」还是「除暴安良;」我们一定要看暴是多还是良多数?是在良的风气中还是在暴的风气之中?
谈是非,不需要注意多数少数。不是多数人认为是便是「是」,「是」就是「是」;而非也不是多数人认为「非」便是非,非就是「非」。是非固然不一定是绝对的,然而是非毕竟是「是非」。多数人以非为是,非还是「非」;多数人以是为非,是还是「是」。假使你同意我这句话,那麽良暴也得像辨是非一棵的辨别。我们知道暴不是良,良不是暴;然后纔能论除暴安良,或者除良安暴。现在有些人说:「现社会是个除良安暴的社会,只有暴谗适应这社会环境,
良者不能适应,所以良者易被消灭!」这是一种愤激之论。
风气是少数人所能提倡的,环境是少数人所能转移的。只要你认清了良或暴,你可不必计较多数少数,便是少数人一样可以除去多数的暴者,只要你有安良的决心,当然可以除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