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缺少趣味,心情像患了麻痺症,对于事物没有欣赏,没有选择,从人类有文化以来,没有像现在的世代这样的退化,「物价」和「将来」,像两重灰色的帷幕,织成了一片黑暗。大西洋宪章上所提到之-免于恐怖之自由」像一篇美丽的神话一标,只给予人一种空虚
的希望。动乱中的世代,都是千篇一律的,物价狂涨,生活艰困,人心趋向于浅薄的浮华和过于庸俗的现实感,「神经质」的人物,遭受到最大的厄运,从事文化工作的人,不拘是音乐家,画师,小说家,文人,都一样得面对五六十元一个鷄蛋或是四万五千元一石米而发愁,再美丽的想象,总是被破了的衬衫,打一个折扣,没有空闲,没有生活的趣味,在物价的高压下,昏昏沉沉的过清日子,生活在空虚和寂寞中,灵感被冻结了!
任是怎样一个罗曼蒂克的人,在动乱的时代中,终是趋向于现实化,最低的生活要求不能达到,在过着狗一样的生活时,为什麽要躺在树荫下去逗麻雀而不去芹一塘骨头呢!看蓿征酒歌逐的豪客,度济灯红酒绿的生活·谁乂愿意甘心忍受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喝白开水的生活呢?
生活艰难的时候,「代价」两倘字,就愈来愈严重化,走一步路要有一步路的代价,写一个字要有一个字的代价,什麽都商品化了的时候,而所谓「代价」,又是如此微薄,在一天疲乏欲死的时候,囘思起来,这所谓生活,又究属是什麽呢?一切工作都变成空虚,无聊,每个人都不能放下心来好好的工作,创造艺冲者是如此,欣赏艺术者也是如此,赏者的感的冻结,是一件更大的危机,于是浅薄的歌舞片,泰山片,轰动了都市,方型什志,流行在每个角落,文化是在退化了!
进步的艺术论·认为灵感只是艺术中的一小部门因素,这种见地且存而不论,可是所谓灵感,总食有啓发和导源的一种功能·没有这一把小小的维匙,无验如何进不了丰富的宝库,然而这种小小的钥匙,在缺少欣,缺少情趣的世代已是イ可复得了,波特莱尔等的魔派的思想,在浮华的风气的长久的侵下,这种最后的反常的罗曼蒂克想头也被打垮了,而所谓艺术,创造者却迷迷糊糊的在生活的压力下追逐着浅薄的浮华,人类的思想停滞了,灵感冻结了,这当前的最大的危机,究竟是谁的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