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旧式鞋子或裤子,都可以随便穿;左脚的鞋子,可以穿在右脚,右脚的鞋子可以穿在左脚。穿裤子也不必诏清前后面,两只脚插进洞里就了事。倘若穿西式的鞋子或裤子,就不然了,左脚没有权利穿右脚的鞋子,右面的鞋子不能尽左脚的义务,穿西式的裤子,当然要认清裤缝才可穿进。从这鞋子和子里·就可以知道中国是有一种达观的精神--凡事差不多罢了。
艺术是一种精神形态之一,当然,我们的艺术也不免有这些「达观」「差不多」存在。这里先拿我们中国戏剧脸谱来证明!三国志的曹操花脸和宋朝的潘洪花脸是差不多;水浒的李逵花脸和岳传的牛皋花脸是差不多。拿我们中国剧情来证明吧!一般所谓「公子落难中状元,小姐私订终身后花园」的刻板化,往往彼剧中的某公子和此剧中的某公子是相像的;彼剧中的某小姐和此剧中的某小姐是「差不多」。再拿我们图画来证明吧!画一颗梅就是象征什麽淸高耐寒,画一竿竹,就是象征什麽虚心清节,不管张三李四书的,都是以这种意来象征,他们是互相摹倣,互相抄袭,彼者的意识和此者的意识是『差不多」的。
这种「差不多」用艺术术语来说,就是叫做「类型」!这类型是作者主观所取的形相来象征一般的事物,因此类型的作品是不免和现实起了鸿沟,和社会起了距离。一个作者或一件艺术作品,不和现实接近,不和社会握手:那他(它)们的表现的情感就不免有些空洞,这空洞就是说他(它)们的情感是无知而来的情感,这种无知的情感便是作者认识事物表现事物没有通过思纵去感触事物的本质。所以这种无知的情感艺术作品,祗能供与一班「圆通大师」「差不多」先生欣赏欣赏,因为彼等祇用眼腈去看艺术形式的美观(?)不知用心去体会艺术内容的眞贵。
时代是进化的,人类意识是增强的,这些类型的艺术,自然是被淘汰。希望一般艺冲作者再不以这「达观」的态度来作「差不多」的艺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