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的学文合一说罗根泽
魏了翁字父,学者称山先生。宋元学案说他
朝大夫知叙州公墓志铭云:
是·「范氏所传,(朱熹)南轩(张栻)私叔·
今之学兴古异,今之文古所谓辞,今之政古
(鹤山学案)又说:「切爲考案记问/学,」後来
所谓事,今之才古所谓佞人任人也。夫使学而
范,以数华就实语之。(二江诸福学案)他否朱
本语真知,着於贞跷,则发爲辞,辞泽而理,
择善,自述从纪□词章的转於六经语孟,由於读,朱
施之政,政裕而密,非今之所谓文兴才也。
熹乙书..
集八一)
未少时只言记词章,所以无书不记。甲子乙
今文是古所谓畔,那末古所谓文呢?跋胡复半
丑,典魏李公专解后于都城,即招二公
诗业云·
时时同看朱子书,只数月间便觉记诵词章皆不
古之为文,曾以德盛仁熟流於溢之余,故虽
足为学,於是取六蹈孟,字字过,胸次会
除笔脱口而动中音略;非持歌诗为然也,礼辞
觉开豁,前日之纪词亦未尝不得力。
易象亦莫不然。自离骚作而文辞之士与世之以
山大全文集,四部刊本卷卅五
声律爲文者,傅会举合,怡兴事不相,文人
可见他特别服朱熹,因此文学见解也受朱熹影
才士习焉不之察也。(集六二)
。受朱熹影而提出的新和,是今文同於古辞。攻
大邑县学振文堂记也述天地人伦以至孝弟信
槐楼宜献公文集序云:
勤学好问之文,然後说:举人所谓斯文,亦日能道
今之文古所谓辞也古者如辞以知心,故即其
云耳,而非文人之所以玩物情,进士之所以敬
或新技或游或器,而知其疑叛,知其善与
关者也。(集四十)
失守也;其或成或邪或,而知其蔽陷
这自然是不意当时的文辞,不过不同於程子的
,知其以穷也。强辞於气,气命於志,志
据道非文,也稍异於朱子的道文合一,他是主张学文
载学,气之薄耶,志之小大,学之取,则
合一。他难然说斯文就是斯道,但他指引文辞提於
之险恶正邪从之,如者之过政,如警之
气」,「命於志」,「主於学」。少不敢为多云
受命,积中而形外,断乎不可也。集五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