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愼五经异义成书年
历代治乱的原因(下)罗香林
成科学制度,读书如以试,应试及格,再经吏部考
(三)由军权统]至军阀割据时代的治
试,即以做官,读书与做官途合爲一事,道办法的末
乱(唐至五代十国)
流,国多毛病,但在当时罹是安定致治的办法。复次
自三国至晋,由於州牧及八王的拥兵,军分散
就是均田制的实行,唐初探用覆田方法,全土地,
了,力不均衡,终难致治。杨附统一中国,一时还是
原则上先认为国有而军新分配,凡丁男授田百亩,内
没有辩法·直至李唐制,始一反前弊:一方扩充府
分口分八十亩,永二十亩,老授田四十亩,内分
兵的制度,使军事分地集训,集中运用;一方完成
口分二十亩,永业二十亩,寡要授田三十亩,内分口
科制度,使士子出身与官。登进有一定的轨道;一
分十亩,永业二十亩,同时实行租庸调的浙法,这使
方实行均田制的授田办法,以解决民生问题,这使对
耕者皆能得到田地,而可维持生活/府兵的运用,与
内对外均能得到力的均衡,所以到了太宗,便有贞观
科专的兴,及均田制的实行,可说是盛唐文武合治
之治。附兵制度的来源,我们当於别处讨论,但他的
的表现,种配合,是过去各时代所没有的
内容,实和现代军管区的性宾相似。他以徽兵为办法
不过府兵度,必须与地方更治相配合,唐初注
,分府集训。自微集训陈分番防守或宿冲,以至於参
军地方政治,愼选地方官吏,注意地方户籍,所以征
加战争,都有一定的祥序。他是一种精兵主义,也是
兵果授田易以理。到了後来,以不能愼选地方官更
兵农合一的制度,可以防患过去地方割据心发生,也
基破,府兵制度途动摇。兼以探用中央集权制
可以避免兵实腐散,弊病。盛唐内动的平定,与
度,一遇中枢执政者的庸喇,易爲或宦所弄,致
对外如东西突默的平服,虽然原因不】,但府兵的运
治境界,又逐渐启。而其最大症,即爲以边疆
用却是一种重要因素。其次就是科举制也上过去官人
时纷置,与府兵的废,不得不敢用诸的制度,以
的进身,在汉是由「郡国察举」,在农至南北朝
环兵交给度使,因有务序权典反我约事。所
,则爲,九品中正」的谢法。前者操於传方官吏,
谓中唐以蓍,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唐
谈者操於地方土绅,都以行能爲德率尤其是
代器纸,厌付疆部族,点果逸以成祸黑。
一九品中正」的摄法宋流爲门阀所把持赴会动力
安禄山,史,以至朱泚的,就是以度使
至不均血,唐初一面因制选举法,一面发科举考
的据兵鎭山割据而内所辨成对。中唐後,一面
试制度,这把官人登听的辨法需耀於文字要我学
以实官的弄,一面以体的割,结果竟致祸相
才能以定高下去取的途径,平民得以藉义再应事而出
,民生福弊,终以酿成黄巢的反置,其降将朱温,
身,门关渐以考猒处下而眼制,这,通於安取得节度便地位後,并把李居的帝位也繁称了。从此
定唐以前与做宫,未必有关系,白唐代完逾夏开五代十割据的局面、五代梁、唐·晋·汉、
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