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民族至高的人伦哲学
。「幼吾幼」是动物共通的天性,「老吾老」却是在人类之中,也只有东方文化
中有这个原则,在西方文化是没有这个观念存在的。西洋人没有养”的观念,子
女成立以後,便与父母脱离图系人到老年,如果没有工作,或是失了工作能力
,便只有寂寞孤独以死,即令是子孙堂,也夫必有人侍养送终。这无论如何,
是一种忍的现象,辛勤一生,熟闹一世,落得而死,此情此景,总是有情
感的人类所难堪的。卽令是生活赀用不成问题,或是有积密,或是有老年金,
但人除了物资生活的满足而外,精神的安慰,特别在老年,实在是同系重要
的。中国人的敬老养亲,无论如何,是比西洋人是更近於人情,合乎人性的。
但是,西洋人的反老吾老的精神,不能不说是适成西洋文明的一个因案,
中国的大家庭制度,一付重担子交给年轻的,不知贻误了多少有为的青年,不知
打扰了多少後代的事业,碍了他们的进取精神。我记得看过一篇小说,这小
说的写作技术业不好,但作者所提出的问题却给我一个深刻难忘的印象。小说的
故事是一个留学生带着满腹经纶,一腔抱负囘国,走到家里,却看见父母流泪为
仙家道的中落、假台的高筑,生活的困苦,现在儿子学成归国,两老的泪眼
中又重燃起希望,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盼望他重整门户,再树家声。这是
他的义无容辞的责任,看着凝眼中和着恋求的光辉的父母,他拍拍胸担承了这付
担子0他走到社会,他辛勤的工作,想用劳力来解除家庭的厄运,然而不可能,
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薪给收入负不起这个责任,而父母雪片似的信来,希望他能
接清他们,并且借贷过的亲友也来信叫他替父母还账,这一切都是无可推诿的,
他的不匮的孝心逼着他要另想办法,於是他不计手段只问目的的设法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