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销路问题
王平陵
每
第五类是官样的读者。这一类的读者,其目的仅在求办
公事或应酬上的一种便利,所以用不着研究怎样高奥的学间
,就是比较广泛的常识也不需要,过去的如汤化龙的「电文
日
尺牍」,高语罕的「写信必读」;现在的「公文程式」,「
酬世锦囊」等等,是他们的读物。这书,也都是收集现成的
材料,经过编辑而成,用不着另写。而这一类读者,收入有
专
限,决不至於有多余的钱购取多量的书;就是有了多量的书
,他们整天的时间,都消耗在抄写公文,拍电报等这]类的
无聊工作上,也决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让他们淸淸闲闲焚
论
香读书。所以出版者要在官样式的读者中发展他们的财源,
是不可能的;因此,连到从事撰着官样式读物的作者们,也
就以稿子的难於出售而祗得改行了。
第六类的读者,是眞正为研究学问的读者。这一类的读者,大别之可分
爲二种:一种是「兴之所至」的读者,「种是「学以致用」的读者。
所谓「兴之所至」的读者,又可分为两种:有的是以博闻强识,多习掌
故为能事的读者,凡不通俗的古板线装书,以及般墟甲骨文等等,是他们的
读物。有的是不问世事,消遣岁月,企图避免闲愁的读者○凡旧体词赋,新
式诗歌,散文,劄记,随笔之类,是他们的读物。
这一类的读者,就是从前所说的「斗方名士」,他们并无「经国济世」
的远大目的,但求在「怡情适性」之中,得着些不关痛痒的片断知识,作为
茶除酒後的谈料而已,更不期求把书中所得着的东西,在他们的行为上发生
什麽作用在以前农业经济社会还未崩落的时代,像这一类的读书人常可以
在僻野穷壤发见他们的踪迹;可是,在现代十分忙乱的社会中,像这样不求
闻达的高雅的读书人,已经绝无而仅有了。因之,国内线装书的出版者,也
就不得不跟随着种情势,完全陷於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