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败,由于官邪;世道之衰,基于士习。 士习惟何?卽是知识份因缘时会所趋而形成的一种习尙或风气。 此种习尚或风气,小之足以左右政治之降替。 火之足以关系国家之兴亡。 因为士习旣端,则洁身自好,乂能有所不为;士习一坏,则生心害政,将莫不用其极。 尝读宗臣报刘一丈书,描写当时士大夫之清动,鹚鸣而起,立启中仆马间,袖金侍役,以求谒候所谓「相公者」,偶得一见,卽扬鞭过市,欣然语人曰;「相公厚我」,与孟子书中所述有一妻一妾之齐人,同是厚颜无耻の丑态毕露。 由此反映出朝代士风之浮薄与士气之颓靡,而其祸乃不免中于国家,致有张江陵所谓「纪纲不振,百事委徇」之朝政。 等而上之,如历代的党争,晋魏的清谭,冯驩毛遂之甘为食客,苏秦张仪之游说权门,都表现出各时代士风之不良,亦说明出各个时代之特征及其社会情形之复杂。 同时,更瞪实士习与世道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