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276条搜索结果
《河北威县发现北朝佛造像》
朝代:魏晋南北朝
地市:邢台市
泥质灰陶像1件,汉白玉造像4件。汉白玉造像上均有题刻,并包含纪年信息,其中东魏武定三年(545年)1件,北齐皇建元年(560年)2件、河清二年(563年)1件。其体量最大者高48厘米,最小者残高20厘米,皆属东魏、北齐时期流行于河...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出土的北朝铜造像
地市:邯郸市
在村西南250米处为加固漳河堤防取土时,从距地表1米深处挖出一批铜造像,我们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前去调查清理。发现的地点在邺南城西郊,东距邺南城西墙约1.5公里。造像出土时装在一个陶罐内,出土后陶罐被打碎。造像共有...
河北宽城出土北魏铜造像
地市:承德市
1986年9月河北省宽城县大石柱子乡村民石宝清在打石条场内挖到3件北魏铜造像,现分别介绍如下。1.太和十二年(488年)张玄姬造像(图一)菩萨像。通高11.3、像高5.3厘米。头戴宝冠,身穿圆领通肩袈裟,右手手心向内置于胸前,...
邺城出土佛像与定州白石造像略论
2012年春节期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也就是已探明的东魏、北齐都城邺城遗址东城墙侧3公里处,发现一处巨大的佛教造像埋葬坑。根据此后3月份北京发布介绍的成...
論戰國中山王■鼎及其銘的鑄造
朝代:先秦
地市:石家庄市
20世紀後半葉在平山靈壽故城的考古發現和發掘,特别是1974年發掘的中山■墓,揭示出史籍零星記載的戰國中山國具有輝煌富麗的物質文化和藝術創造。以青銅器論,其中不乏極品和孤品,技術和藝術并稱雙絶。尤其是中山三器—...
鲜虞中山国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中山国,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始建于春秋末年,战国中期达到鼎盛。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已掌握较高的青铜器制作工艺技术,创造出独具特色、精美绝伦的中山国青铜器。中山王墓及中山国中...
河北出土北朝隋唐石刻造像的佛衣类型
地市:保定市
河北出土的北朝隋唐石刻造像河北省历年出土的北朝隋唐时期石刻造像集中在河北中南部,以保定曲阳修德寺遗址、邢台南宫后底阁遗址、邯郸临漳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三处最为著称,此外石家庄灵寿幽居寺塔内北齐皇...
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发现及相关问题的探索
邺下佛学在北朝晚期达到全盛,并于公元六世纪中期前后取代洛阳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和艺术中心。自1950年代以来,河北邯郸邺城遗址及周边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尤其是2012年初邺城东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
东魏北齐响堂石窟与邺城造像比较研究
全面比较了邺城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响堂石窟与北吴庄埋藏坑中的各类佛教造像,作者通过对两地造像题材和供养人身份等级的对比指出,响堂石窟代表了东魏-北齐统治阶层的佛像信仰;北吴庄造像反映了邺城当地普通僧俗信众的信...
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
这批造像的年代绝大多数为东魏北齐时期,个别为北魏晚期和隋唐。除河北地区常见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式造像外,还有部分体型在1.2米以上的大中型单体圆雕像。此次发现造像数量众多,造型精美,题材丰富。部分造像表面还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