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24条搜索结果
论孤竹国及对汉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朝代:先秦
地市:石家庄市
商代初期至春秋时代,在今燕山北麓至辽宁省西部地区,存在着一个著名的古国族——孤竹。孤竹横跨今华北和东北地区,由于它具有中原文明的特征,被称为东北夷中的“仁人君子”之国。甲骨文中即屡见其名,其后的传世文献亦不...
秦汉时期燕赵文化的整合与传播
朝代:秦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文化专制制度也逐渐形成。汉武帝则通过"独尊儒术"的文化手段,强化了文化的封建专制。在这种大一统的封建专制文化背景下,...
石家庄市北宋村出土铜佛
铜佛。发掘报告认为该墓位东汉晚期墓葬,出土的铜佛说明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东汉末期已经传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
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__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
朝代:隋唐五代
粟特民族被认为是古代中亚历史上最活跃,最神秘的民族,在中亚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他们不但创造出独特灿烂的粟特文明,还借助居于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独特地理优势,在沟通商业贸易的同时,不但将自已的独特文化传播...
中山风俗文化研究的历史探源与现实思考——兼论《史记》《汉书》叙事之失
本文简要回顾了记载古中山国的历史文献与研究成果,围绕《史记》《汉书》中有关中山国风俗、文化的叙述与评价,就司马迁、班固等史官论断所存在的失误与偏颇,进行了史实与成因的辨析。在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
唐代墓志义例研究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ZW048),以整个中国古代墓志为研究对象,从文体属性、外在影响、传播接受等角度,梳理出中国古代墓志的发展演变,具有全面、系统等特点,有一定的开创意义。书稿内容分为...
魏晋南北朝邺城地区佛教信仰研究 ————以现存石刻文献为中心
朝代:魏晋南北朝
邺城地处华北平原与黄河下游交汇处。公元36世纪,邺城曾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邺城继长安、洛阳之后,成为了当时的佛教中心,统治者需要佛教...
中州集
朝代:辽宋金元
地市:保定市
10、易州军市人任询推动汉文化在金国的传播。题解:易州军市人任询颇有才学,推动了金国汉族文化的传播。材料出自元代元好问编《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7页。《中州集》第二卷询,字君谟,易州军市人。父贵...
“魏治中山”与“白狄复国”之相关史实钩沉
先秦时期魏国对中山国二十余年的统治,客观上促进了白狄族融入华夏的步伐,后期中山国以儒学作为立国之本,与李克在中山传播儒家文化密不可分。白狄中山复国时间应在赵敬侯六年(前381)至赵敬侯十年(前377)之间,中山桓公...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北魏至隋唐时期纪年石刻造像风格分析》
曲阳修德寺遗址于1953—1954年出土2200余件北魏至隋唐时期石刻造像,其中有纪年刻铭的计247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今河北博物院。在对河北博物院收藏的28件典型纪年造像作重点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