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器”为20世纪70年代于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都城遗址出土的三件青铜器,分别为铜鼎、方壶、圆壶。三器铭文风格优雅,线条流畅,是战国青铜器铭文中的奇葩,出土以来受到学术界和书法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有的从文字学的角度出发对铭文进行考证和释读,也有的从文辞手法角度对铭文的内容进行解析和诠释,更有书法家根据战国金文的发展脉络和自身的深厚学养作出“中山三器”铭文风格的书法作品。虽然这些领域的成果已足够详实明确,但是对于书法学习而言,缺乏对“中山三器”铭文明确的技法研究,以及尚未形成系统的“中山三器”铭文风格创作应用观。本文以“中山三器”书法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山国遗址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研,以及配合史料和成熟的理论成果佐以分析,明确其秀美优雅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主要为两点: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文字发展;青铜工艺风格与装饰纹饰。“中山三器”为契刻铭文,刻工细腻流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书写性,因此备受书家喜爱,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完成了对以“中山三器”铭文为取法的当代书法创作风格的分类总结。结合自身学书历程和审美偏好,论证了疾涩有序的笔法可以增强线条的力量感从而实现作品的金石风貌。通过以“中山三器”铭文为主要书体的《如也》主题创作实践,实现了笔者对“中山三器”作品的内涵提炼、风格定位、笔法运用、形式构建等个性化表达。笔者通过粗浅的涉猎文字学、系统的梳理理论成果和当代作品、对《如也》主题创作作品进行不断的尝试和修正,最终形成了对“中山三器”深刻的认识。单纯的讲求技法难免落入僵化,但是全方位的追本溯源,并结合对当代书法作品的横向比较分析,能够为个人书法创作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借以主题创作的方式将所思、所想、所感、所得进行展示交流,能够洗练审美,促进自身学养和修养,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学书历程愈发完善立体,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