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1000纪时期,北方气候的变化引起草原民族的南下与中原民族的对抗与交融,在农耕向游牧转变的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出现草原民族独有的容器炊具--鍑,其一般特征为深腹、高圈足、直立双耳。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地区,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作为欧亚草原东部的一部分,鍑分布数量较多,空间分布广泛,各型式鍑具有不同的分布格局、文化属性和国族属性。对研究鍑的起源以及与中原农耕民族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此,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对鍑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鍑的发现概况与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对鍑进行了介绍。统计显示,北方长城地带发现的先秦时期鍑至少有60件以上。第一章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根据鍑的腹部形态不同将其分为筒腹、鼓腹、球状腹以及椭方形口腹四型,根据耳部有无突起将其分为不同亚型,根据鍑的其他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式进行年代上的排列。第二章对鍑进行分期与分区研究。通过对每一型式的鍑进行年代的判断,根据分期结果,筒腹圈足鍑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继其年代与形式变化的为鼓腹型鍑,其次有球状鍑,最晚分布的鍑为椭方形口鍑为战国中晚期。各类型铜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演变关系。但是椭方形口鍑暂不能找到是由以上几型鍑演变而来,其应该存在不同的来源。根据分区结果,主要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陇东及关中渭河流域地区、陕北地区、晋北地区以及冀北地区。第三章对分布在长城地带的鍑进行文化因素的分析。通过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鍑进行文化属性以及国族属性的推断,总结出该区域主要分布民族及使用鍑的特点状况。第四章与中原器型鼎、簋,新疆地区鍑以及欧亚草原其他诸考古学文化鍑进行比较研究。中原文化中的釜、豆、鼎、簋等青铜器均受到了鍑的影响,鍑并非来自中原器物造型,而是在与中原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改造其一般特征而融入中原文化圈的过程。新疆地区与北方早期鍑在形制上联系密切,后期发展自成一系,不能完全认为新疆地区是接受北方地区传播的可能。而欧亚草原其他地区出土鍑均晚于北方长城地带,在形制上也各具特色,尤以中亚塞人文化中的横鋬鍑为地区特色。北方长城地带鍑在发展演变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地区鍑发展的演变。第五章对铜鍑的用途做出了相关问题的讨论。鍑除一般用作炊煮器之外,北方长城地带墓葬出土的鍑还被广泛用来作为礼器、弄器以及随葬明器的可能,并且在欧亚草原地区中的岩画直观展示了鍑的祭祀功能。通过对鍑用途的描述,鍑可能还存在诸多用途不被识别,需待后续考古资料的补充。最后结语部分对文章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